综合新闻

荔波县税务局:党建联动促振兴 税力量助“村游

“个性化”靠前服务,贴心问需送服务。该局通过实施建立涉农企业名册、责任和需求“三项清单”进行个性化服务,全面梳理全县辖区涉农企业名册,明确税管员包保对接服务责任,利用春耕、备耕重要时点,启动涉农企业需求调查,通过“访农企+问需求”的模式,重点走访乡村振兴联系村内的各农业企业,征集企业涉税需求和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有针对性地向涉农企业、专业合作社、个体户以及农民农户等开展“一企一访”“一户一策”税收个性化宣传辅导服务,帮助乡村经济主体直达快享各项税费优惠政策。2022年以来,组织税收志愿服务队进行走访服务共计10余次,针对住宿行业纳税人进行个性化宣传辅导80余户。

仲夏,在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旁,坐落着一个活跃而美丽的康养民宿村——贵州省荔波县小七孔镇新街村。伴随着县域“夏日经济”黄金期的到来,民宿康养度假、农业观光体验等“乡村游”持续升温。荔波县税务局积极发挥“税力量”,主动帮扶和服务乡村实体经济发展,助力疫情下农旅经济“火热”了起来。

“精细化”定制服务,用心纾困解难。结合涉农纳税人日常所需所难,量身定制辅导方案,分类整理好相关涉农税收政策宣传资料,对县域种桑养蚕、水产养殖、铁皮石斛和经济果林等不同类型的特色农业产业,通过开展“税帮助农”和“进村送服”活动等多种精细化服务形式,给涉农企业提供贴心的专题辅导和服务支持,帮助涉农企业解决生产经营及办税过程中的各类疑难问题,让涉农企业应知尽知税费优惠政策,切实让税惠“活水”流到乡村田间地头。2022年以来,开展“税法课堂”进乡村活动共计3次,参与人数达300余人。

党建互融共建,聚合力办实事。为充分发挥县局党支部与村党支部的党建联动引领作用,该局与村党支部构建“结对帮扶、双向促进、共同提高”的党建联建共建新格局,以主题党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契机,推进县局党支部与村党支部互联互动和共建共享,共同助力乡村振兴。通过定期组织青年党员干部志愿服务队,深入乡村的门店商铺、民宿客栈、村庄院坝和田间地头等收集社情民意、送税惠政策和真情帮扶助农,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切实让村民的钱袋子实实在在“鼓起来”。经过一年时间的实践探索,2022年新街村的民宿由10多家发展到了122家,足足增长了10倍,不仅解决了不少人的就业问题,规模性的民宿聚集,也慢慢形成了“庭院经济”“土味文化”“生态食宿”等独具特色的乡村康养服务,让村民的钱袋子渐渐“鼓起来”了,实实在在吃上了“旅游饭”。2021年新街村集体经济积累达1651余万元,集体经济收入达98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98万元,纯收入75.3万元,群众分红7.5万元。

税惠帮扶助产业兴 助农增收暖民心

“作为村里的景区扩容安置户,我们可以优先享受在小七孔景区出(入)口处租入门店来做生意,这样就不用出去打工了,还能兼顾照看孩子和老人。”

党建引领促振兴 村税联建共发展

“现在我们把自家的房子装修一下,就可以开店做生意,因为村里与景区比较近,做餐饮住宿接待游客,一天也有好几百块钱的收入。”

“在穷得响叮当的时候,我记得税务局的同志在春节期间亲自来给我们这些贫困户送慰问品,现在,生活稍微变好些,开了自己的店,还是税务局的干部给我们带来税收优惠利好政策,让我们度过了疫情的困难时期。”

“满的,八月份的房都全部订满了,国庆节也没有房间了。”新街村五组村民、长福民宿的老板柏亿辉谈到订房情况时脸上洋溢着笑容。在荔波县税务局的大力帮扶下,新街村依托毗邻国家5A级小七孔景区西大门的优势,把发展民宿产业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点,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增强民宿设计和提供差异化民俗服务等举措,打造了一批特色鲜明的主题精品民宿,吸引当地村民在家门口就业,拓宽村民增收渠道,在这片刚摘下深度贫困村帽子的村寨上描绘了一幅美丽的乡村振兴画卷。

“2020年全村实现脱贫后,村民们虽然住上了新房,但他们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为了维持家庭开支,大部分的人都选择外出打工才能维持基本生活”。这是新街村村民在脱贫之后面临的一个普遍现象。新街村地处国家5A级荔波小七孔景区西大门,虽与景区相邻,但产业经济发展比较滞后,村民仍然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没有形成特色产业支撑,大多数人口仍靠外出打工维持收入,日子过得并不富裕。

上一篇:黔南税务:税惠大企“礼包”真金白银赋“动能

下一篇:黔南税务:税收红利加速释放 企业发展减负前行

Copyright © 2021 《税务与经济》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